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吉原游廓和名刹浅草寺相距只有1公里,幕府为何把花街柳巷挪到这

2022-12-06 18:09:06 40

摘要:江户时期,吉原游廓和浅草寺竟然只隔了一公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春景的词句,他用“乱”和“浅”两个字勾勒出了早春万物初生,花草向荣,却还没到鼎盛时候的特点。伴随着日本在律令制时代大量输入大陆文化...

江户时期,吉原游廓和浅草寺竟然只隔了一公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是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春景的词句,他用“乱”和“浅”两个字勾勒出了早春万物初生,花草向荣,却还没到鼎盛时候的特点。

伴随着日本在律令制时代大量输入大陆文化,其中的浅草一词也在隋唐时一起进入到了日本,它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吾妻镜》关于12世纪末历史的记载中,但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更早的时候浅草已经被用来命名这个地区了,因为土师中知在飞鸟时代就在现在位于东京浅草区的地方创立了浅草寺,而寺庙里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像据说是公元628年当地的渔夫在打渔时用渔网捞起的。虽然后来浅草寺被荒废,但十世纪中期,平氏武将平公雅重修了伽蓝,拯救了这座古寺。

浅草寺五重塔

这些故事也被画成了解释浅草寺起源的缘起绘,被当做奉纳物保存在了浅草寺。虽然这座佛寺在江户时代因为被德川家康定为幕府的朝拜场所而地位大涨,但其实它的历史远比德川幕府更为久远。

可偏偏这座历史悠久又被官方看重的寺庙在江户时代却和当时日本最有名的烟花柳巷没错就是吉原游廓做了邻居,从地图上来看两者直线距离也就在一公里左右,是什么原因才让佛学古刹和失足少女们挨得这么近?

吉原游廓和浅草寺的距离

其实最早的吉原游廓并不在浅草。1612年,经营游女屋的庄司甚右卫门借着江户城天下普请,各国武士和民夫齐聚关东搞基建的机会向幕府提议在江户设立一个专门的花街,方便统一管理约束。官方考虑后准许了他的建议,五年后著名的吉原游廓在日本桥附近的苇原诞生。

早期的吉原存在感稍稍薄弱,因为客人不准连续住宿,甚至在德川家光时代,注重风纪的幕府又规定吉原不得在晚上营业,这就让吉原的经营变得如同让龟仙人不看美女,自来也不再偷窥一样困难。

但是一场大火改变了这一切,1657年的正月,一场发生在江户本乡本妙寺的火灾因为大风的影响迅速蔓延,烧了整整两天,对当地大量的木造建筑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本乡、神田、京桥、日本桥一带几乎被彻底摧毁,死于火灾的人超过了十万,受灾范围覆盖了当时江户城三分之二的面积,这就是著名的明历大火。灾后幕府痛定思痛,决定更合理的规划江户的市政。他们将密集的武家屋和町屋错落开来,要求各区域设置专门的消防通道,并在1683年成立了专门的消防部队——火付改,直属幕府,专门用于救火。

田代幸春关于描绘明历大火的作品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吉原游廓也被迁移到了浅草,虽然有减少在江户的核心地带火灾隐患和风纪问题的说法。

但江户周围那么多空地,一个花街要搬,为啥偏偏就选中了浅草寺这样一个寺庙当邻居呢?

答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从地理因素上考虑,另一部分则从人文角度出发。

都是洪水惹的祸,浅草寺是江户湿地中的风水宝地

首先是地理上面的考虑,浅草寺所在的地方可是一块风水宝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江户的海岸线开始说起,在更早的绳纹时代江户湾深入内陆,虽然后来随着地质运动和河口冲积平原的形成扩大,现在的横滨、川崎、千叶的沿海地区以及东京的东侧逐渐出现在了海平面之上,但是长久以来的水下工作使得这些地区自身的排水能力变得很差。

更槽糕的是当时号称坂东太郎的日本第二长河利根川还没改道,它和荒川也就是现在的隅田川(为了方便叙述一下统称为隅田川)的入海口都在江户湾,它们的东侧是下总台地,西侧是武藏野台地,中间就形成了一个相对低洼且排水能力不足的低地。

一旦雨神兴致来了,这里就成了最好的蓄水池,但在这一大片泥泞湿地中,浅草应是一个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雨季时,江户周边成为泽国,原来是低矮山丘的浅草就会变成水里的中州高地,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地形上的优势存在,浅草寺才会选择建在这里,毕竟没有一个地方的僧侣愿意湿漉漉的钻研佛法。

所以德川家康刚到江户,看到这片关东水乡,第一个念头就是搞基建。工程首先在日比谷开始,附近的神田山土地被用来填补江户本城周围的湿地,确保了后来的武士和施工者有了一个稳定的居住地。接下来他的视线就放到了利根川和隅田川这两条带来洪水的水道上。其中

利根川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一旦泛滥危害更大,所以德川家康最先整顿的就是利根川。

改道前的利根川注入江户湾

几千年前中国的治水小能手大禹就告诉了我们一个处理水患的真理,那就是堵不如疏,而德川家康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关原之战一结束,他就回到江户亲自监工利根川的改道工程。

靠着他一手发明手传普请制度,江户的水利工程也得到了全国大名的支持,虽然家康最终没能亲眼看到利根川改道完成,但大概此时他心里想着花你们的钱,用你们的人,修我的城,心情也只会好不会差。

1654年,帮助实现利根川改道的赤堀川疏通工程正式竣工,从此利根川的入海口从江户湾挪到了千叶,而以其改道为目标的系列工程则耗费了四代将军的时间。

改道后的利根川从千叶县注入太平洋

在米本位的时代,土地生产力决定了财富大小,而最初丰臣秀吉把德川家康从富饶的远江、骏河、三河等国改封到了潮湿泥泞的江户就有在财政上进行打压的意思。这意味着后来家康虽然赢了关原之战,但在当时丰臣秀赖仍旧宅在大阪,伊达政宗虎视于北,岛津义弘窥探在南,长宗我部家盘踞四国,毛利辉元在长州生着闷气的背景来看,要想真正稳定拥有天下,不好推动一下关东的领地发展不要说这些刺头,就是以福岛和加藤为代表的旧丰臣系大名都不会让德川家好过。

而利根川的改道带来了不俗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幕府有了钱,在1600年以前的几百年里日本不管战乱还是和平,耕地面积长期徘徊在140万公顷上下,而到了1700年,全日本的可耕地面积迅速突破到了300万公顷,这虽然有日本进入平稳发展后各地拓荒的成功,但是关东平原作为日本最大的平原地带因为利根川改道而减少了水灾影响,实现了从湿地到耕地的转变在其中功不可没。

日本地形

搞定了主要矛盾利根川,接下来就是次要矛盾隅田川了,作为下总国和武藏国的界河,它更靠近江户城,也承载着江户与周边市镇村落的道路运输作用。要问沿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多频繁,从它桥梁博物馆的外号就可以知道。自从幕府在如今的墨田区建好第一座横跨隅田川的两国桥以后,上面的桥梁那真是一座接着一座。不过因为幕府军事防御的需要,所以江户初期隅田川上面的桥还不多,当时的人大多会选择乘船赶路,比如吉原搬迁以后,人们去那也会选择在隅田川坐船逆流而上,这样一条更靠近江户,泛滥危害又没那么大,还是连接周边的水上高速路,自然不能像处理利根川那样轻易改道了,考虑到荒川的水量较小,虽然堵不如疏,但在这里建造堤坝防洪成了最佳选项。

此时历史悠久的浅草寺进入了幕府的视野,长久以来浅草寺虽然经历过几次荒废,但从来不是水灾闯的祸,反倒大多是火灾的锅,这意味着位于隅田川西岸的浅草寺是修建堤防最好的选择。这道叫做日本堤的堤坝就以浅草寺所在的小山丘开为起点,向西北方向一直延伸到了日暮里台地。靠着日本堤,浅草和日暮里台地间的低矮缺口被成功填补,至于对岸幕府则根据原有的堤防进行改造,从浅草对岸地区一直延续到了如今埼玉县境内,因此隅田川西岸的浅草寺所在的山丘、日本堤、日暮里台地和东岸的墨田堤、荒川堤、熊谷堤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蓄水池,从此隅田川的洪水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隅田川周围的堤坝

作为日本堤的起点,浅草寺自然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吉原游廓挪到它旁边显然没有问题。

吉原游廓的搬迁带来了无数保障江户防洪工程安全的免费巡逻员

水灾这一因素虽然缩小了选择范围,但并不意味着当时江户的其他地方全都是五行犯水,所以没有水灾隐患是吉原选址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吉原选择浅草的唯一条件。

更何况当时的浅草位于僻远的江户北郊,从繁华的江户闹市区迁到冷清的郊外,对吉原来说并不是特别划算的一件事。

花魁道中

为了打消吉原游廓老板们的顾虑,幕府给出了一系列让人难以拒绝的条件,要知道江户时期,町内有影响力的组织群体都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比如说没有挪地方前的吉原游廓就承担着周边街区的消防和祭祀的工作。而挪到浅草的吉原游廓将不再承担类似的义务。当然拆迁工作永远少不了补偿金,而这时新吉原就成了拆二代,他们不仅获得了一笔15000两黄金的拆迁费,同时新的营业面积比原来增加了50%。

但是如果和下面这一条比的话,上面那些条件就只能是弟弟了,因为幕府决定只要吉原搬迁,就允许新吉原可以在晚上营业,晚上不开门的花街也就从此成了历史。

吉原游廓

可以看出为了动员吉原游廓搬到浅草,幕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和让步,但是为何幕府在这件事上投入了如此多的精力?原因还是要从新建的日本堤说起,我们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不但解释了小的失误能够铸成大错,同样说明了堤坝作为会折旧损耗的工程是需要时常注意质量状况的。这从明治维新以后,东京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河川管理员巡守各道堤坝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幕府也这么做了?答案是没有,在工程技术更加弱的江户时代,反而堤坝没有专员巡守,难道那时的堤防不用修补吗?肯定不是,但幕府虽然没有专职巡守堤坝的人员,但却有成千上万个兼职的安全员在这两百年的每一天都用自己的眼睛盯着隅田川周围的堤坝。

歌川广重画中的日本堤

一个全职的都没,兼职的倒能上万?而且还在两百年里坚持每天打卡?幕府是怎么做到这种效果的,答案就是吉原游廓的搬迁,因为花街挪到了北郊的浅草,而浅草又紧邻隅田川西岸,那么想去寻欢的客人就会沿着隅田川乘船北上一直到浅草寺附近的待乳山圣天靠边上岸,再走过日本堤到达吉原,吉原当时有多繁荣,日本堤的社会关注度就有多高,大量的客流将日本堤放到了名为群众的显微镜下,而且虽然吉原游廓没有承担这份义务,但是作为自己的生命线,吉原也不敢放松对这条堤坝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堤哪怕再微小的潜在威胁都会被暴露无遗。

为了增加兼职的堤坝巡逻员的热情,幕府除了把吉原搬到了浅草,还将艺能和戏剧的表演场所挪到了浅草,并允许商人在日本堤两侧开店经商。当然所有的一切也都没有白费,因为日本堤的经验也被用到了隅田川东岸的堤坝上,西岸的日本堤有沿街商铺,东岸的墨田堤有满满的樱花树,西岸的日本堤有吉原游廓这种花街拉人流,东岸的墨田堤则有后来江户最好的料亭街满足食客的味蕾。

吉原的花魁

在幕府的人为干预下,以花街老大吉原游廓为核心,以歌舞伎表演为主的猿若町为辅,加上浅草寺的存在,浅草地区在当时的江户真就成了月月有活动天天有表演的娱乐胜地,更何况对岸还有满眼盛开的樱花,美食的香味和三味线的声音混杂在一起飘过隅田川。

谁能想到本来僻静的的郊区反倒成了拥有百万人口的武士之城最热闹的地方,这一切都源自于德川幕府对隅田川的整治。如果说利根川的改道工程使得关东平原真正成为我们现在认识中适合发展的好地盘,从而换来了德川幕府立国之基——雄厚的经济基础,那么对隅田川的整治则换来了江户的立城之基,奠定了江户城在德川幕府时代进行合理规划的基础,没有这些前提,东京也就不可能在现在成为可以和纽约相提并论的世界级都市。

金龙山浅草寺入口的雷门

这样看来,即使当时江户因为城市发展的需求,把吉原游廓安排到了千年古刹的浅草寺旁边,也没有那么违和了,当来往其间的江户人在追逐自己生活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江户的巡逻员,当浅草在后来成为日本江户时期市民文化的集中体现,这种安排也就变得合理可以揭示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这句诗或许真的很契合当时的浅草。

更多内容请点击关注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