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7:55:08 | 浏览:1000
一个小小的如厕习惯,造成了严重的文化摩擦
文/陈言
说实在的,在东京看到中文,有时候不但不让人感到亲切,反而让人有些难堪。
比如在类似北京前门的东京浅草寺,不用花门票就能进去拜佛,再加上门口目不暇接的土特产店和小吃店,吸引了很多中国游客。
多吃多喝,就得多上厕所。走进浅草寺的厕所,会看到“手纸请直接扔进马桶”的中文标志,根本没有日文,更没有英文,显然是写给中国游客看的。
这是因为,近来日本人对中国游客的怨气之一,来自“手纸”。
日本的洗手间里并不放纸篓,手纸是直接冲进马桶的。但很多中国人习惯于把手纸扔进纸篓,如厕完,找不到纸篓,就顺手把用过的手纸扔在马桶后面,一天下来,手纸居然就大把大把地在马桶后面堆成一座小山。
过去没有太多中国人去日本,偶尔出现这种情况,打扫一下就没事了。现在,一星期内有数万中国游客涌进东京,比前门大栅栏、上海静安寺要小很多的弹丸之地浅草寺,一下子就出现了“手纸”问题。
说实话,坐在暖洋洋的日本式马桶盖上,本来很享受,一下子看到身后中国游客扔出的散发着异味的“手纸山”,确实是够惊悚的。
清洁成性的日本人看到这样壮观的情景后,马上投诉商家,写信给媒体,一时间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更糟糕的是,“手纸”在日语中是“手书”、“信件”的意思,一般日本人乍一看厕所内的标志,难免误解。
手纸直接投入马桶在日本是个常识,在亚洲其他国家也许习惯并不一样,中国游客因此不习惯直接把手纸扔进马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门上已经用中文贴出了提示之后,仍然视而不见,还图方便扔在地上,就难免让人疑虑是对他国文化习惯的不敏感和不尊重。这么琐细的生活小节,在日本被视为破坏了“规矩”,出现了不小的文化摩擦。
羊年春节中国游客在日本豪掷数十亿元,大手笔消费,很多中国人认为,是中国游客拉动了日本经济。但买回了那么多马桶盖之后,日本人并不觉得“感激”,反而因为手纸问题,对中国人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落差”?值得好好思考。